
▲「陶作坊」DREAM PLAZA第四代體驗店7/25開幕,進駐台北信義計畫區購物新地標 (圖/陶作坊提供)
品牌再造這一刻》專欄
撰文〡林榮國
編按:創立於 1983 年的陶作坊,是來自台灣的專業茶器具創作品牌,不只是器物的創作者,更是茶文化生活化的推動者。
今年夏天,陶作坊同步啟動【品牌再造募資行動】與 DREAM PLAZA 第四代體驗店開幕—即使在最困難的時刻,也用行動延續品牌與文化。
在這個關鍵時刻,創辦人林榮國董事長選擇真誠對外說明—陶作坊依然懷抱「讓人用對器具,喝杯好茶」的初衷與夢想。雖然遇到挑戰,仍在賽道上,只是需要更多人扶一把。
走過42年,締造無數榮耀的陶作坊,正站在巨浪之中,不只要挺住,更要冷靜開創新局。讓我們一起走進這場正在發生、真實且充滿挑戰的「品牌再造這一刻」,看陶藝家董事長林榮國如何在最困難的時刻,用行動延續品牌與文化。
這是7/18在陶作坊官網上和外界的正式宣告,是沈思後的坦承與面對。
器物陪你誠實地 面對生活
器物陪我們走過紛亂,也承載著不願放棄的理由。
所以這一次,我們誠實開口,邀你一起守住它。
讓這條堅持了四十年的路,不在此刻停下。
一次支持,三重回饋,一起留下陶作坊
藝術的情懷、專業的素養、實用的考量,是我們創作每一件作品的初心。
如今邀請你,一起留下陶作坊。從作品、空間到系統,這是一場品牌的重建,也是一場信任的回應行動。
一次支持,三重回饋,讓器物與人心繼續相遇。
支持目標| 新台幣 2,000 萬元
募資期間| 2025/7/18 ~ 2025/10/18
支持門檻| 每人最低支持金額 NT$10,000 起
未來每一步,我們都會讓你看見。這份支持,正走向什麼樣的改變。
同時間迎來陶作坊在統一DREAM PLAZA的7/25開幕,進駐台北信義計畫區購物新地標,貼近與服務更多懂得品味茶文化與生活的愛好者。
很多人不太能理解為何我們一邊募資,一邊開店,簡單的說:「在困難時持續創造價值的行動證明」用行動告訴大家,我們不只要活下來,而且會像浴火鳳凰,歷經重生,讓品牌再生,迎向新局。因為我們相信,文化值得被守住–不論當下有多艱難。
運用Q&A式對話,讓大家了解陶作坊這一刻正在品牌再造階段,DREAM PLAZA第四代體驗店的觀點與規劃理念,和希望傳遞的價值。
有人好奇問我為何選在此刻開店,有何契機?
其實,這家店並不是「現在」才開始,而是經過長時間的籌備與規劃。早在去年初,甚至前年底,我們就已經和DREAM PLAZA商場展開洽談,最終定案。很感謝商場團隊對我們理念的理解與支持,讓這間店能夠實現。我始終認為,銷售不該只是單純的買賣,更應該是創造一個讓消費者可以放鬆、體驗的場域。這樣的構想也獲得了招商部門的共鳴,因此我們才得以進駐這個極具潛力的空間。
我們希望,這裡不只是展示商品質感的地方,更是一個讓人慢下來、坐下來,短暫歇息的空間。許多顧客第一次進來,不見得是為了購物,而是因為戲歡這裡的氛圍與理念,而他們往往會再回來,成為我們的支持者。我們相信,讓顧客感到滿意、安心才是重要的事。
自7月25日開幕至今,我們最感欣慰的是,有消費者說:「這家店是整個商場裡最有人文味道的一家。」這句話上我們深獲感動,我們的用心真的被看見了!而在品牌面臨挑戰的此刻,這間店更是一個行動證明—即使在最困難的時刻,我們仍選擇持續創造價值,延續品牌與文化的生命力。
這家新店在品牌再造中有什麼意義?
它不僅是品牌再造的實體起點與示範店,更是品牌茶文化生態系的一環—在這個串連品牌、門市、職人、供應商與顧客的共生系統中,未來,無論是其他商場邀請設櫃、專賣店拓點,或現有門市的升級改造,我們都會沿用這裡的模式。釉藥試片鋪面、獨家老岩泥櫃位等設計語彙,將成為未來門市空間的核心元素,並依不同場域特性靈活運用,不僅體現工藝精神,也預示著品牌未來的空間布局與營運方向。
▲「陶作坊」DREAM PLAZA第四代體驗店,釉藥試片鋪面、獨家老岩泥櫃位等設計語彙,將成為未來門市空間的核心元素(圖/陶作坊提供)
這間店最想讓消費者感受到什麼?
不只是購物,而是走進一個充滿文化與細節的場域。我們與擅長古蹟修復與老屋再造的資深建築師陳勤忠合作,他打造的不只是一間店,而是一個能讓理念被觸摸、被感受的文化現場。來訪者不只是客人,而是茶文化延續的參與者;而他們對茶文化的投入,也成為品牌再造過程中不可或缺的力量。
釉藥試片融入到空間設計代表什麼精神?
它象徵陶作坊「萬中選一」的研發精神。每一片釉藥試片,都是上萬次配方與試燒的成果,像鑽石般「失之毫釐、差之千里」。研發天青釉藥時,因原料更換,我們重新試配數千片,直到色澤與穩定性達標。將這些試片鋪在入口,不只是裝飾,更是一條「工藝儀式線」跨過它,意味著走進陶作坊的世界,理解好作品背後的時間與心力,也象徵「凡走過必留下痕跡」。同樣的試片設計,也延伸到店內茶桌,邀請消費者近距離認識釉藥之美與價值。
為什麼要規劃藝術家展?
因為陶藝與茶藝的結合,不只是美學的對話,更是產業共生的契機。早期茶藝界的前輩張文華,就曾推動讓陶藝家為茶文化創作器具,讓藝術與日常連結起來。茶器具有穩定的需求,能讓陶藝家在創作之外,也獲得生活的支持,延續藝術生命。
陶作坊一直定位在陶藝家與工廠之間,我們提出消費者真正需要的器具,陶藝家則以各自的創意與技藝,延伸器型與功能。這種彼此激盪的合作,不僅讓茶文化更豐富,也讓藝術不再被侷限於展覽,而是走進日常生活。
中島櫃台和展櫃為何使用老岩泥?
老岩泥是陶作坊獨家配方的陶土,富含在地礦物與時間沉澱的質感,也是我們的重要品牌符號。為了將它融入第四代體驗店,我們與設計團隊歷經 4~5 次測試,反覆調整材質與附著方式,最終成功應用在中島櫃台與展櫃上。這樣的設計,讓消費者不只用眼睛欣賞,更能用手觸摸,感受「土與器」的連結與溫潤手感。它不僅是視覺的裝飾,更在潛移默化間成為對品牌最深刻的記憶,同時也清楚區隔於市面上流行的岩礦風格,凸顯陶作坊獨有的文化與工藝底蘊。
為何這次新店開幕會納入咖啡吧檯?
Aurli 奧利是陶作坊的兄弟品牌,2018 年以精品咖啡杯系列問世,承襲相同工藝精神與美學追求。這次是首次與茶文化同場並存,讓茶與咖啡愛好者在同一空間交流,象徵品牌再造的開放姿態與跨界可能。甚至辦活動時還有茶酒混合在一起,我們還是想辦法讓生活多元愉快,持續創新兼容並蓄,讓這產業有更多可能性。
特別規劃的VIP空間想呈現出什麼感覺?
靈感源自陶作坊在 2010 年上海世博台灣館打造的「榕樹下奉茶」經典場景—當時,一走進「希望之樹」,入口處便有陶作坊每日奉茶 4,000 杯,半年 180 天共泡出 80 萬杯現泡好茶,這份來自台灣茶文化的貼心服務,感動無數國際來賓,也將東方茶文化的雅緻之美推向國際舞台。
「榕樹下奉茶」象徵台灣鄉村裡人們在樹蔭下圍坐泡茶、交流的日常人情味。這次在第四代體驗店,我們保留這份傳統溫度,並融入現代設計,打造一處能讓人看、學、體驗與交流的空間—如同在榕樹下共享一壺茶,象徵陪伴與共生的應許之地,把茶文化的溫度帶進每個人的生活。
▲「陶作坊」DREAM PLAZA第四代體驗店,設計靈感來自2010 年上海世博台灣館打造的「榕樹下奉茶」經典場景,還有納入咖啡吧檯,首次與茶文化同場並存,讓茶與咖啡愛好者在同一空間交流(圖/陶作坊提供)
DREAMER PLAZA 第四代體驗店,不只是品牌再造的第一步,更是我們茶文化生態系的現場示範,在這裡,品牌、門市、職人、供應商與顧客緊密連結,彼此支持與共生。你的參與,不只是一次消費,而是讓這條走了42年的路繼續延伸、讓茶文化在日常生活中持續綻放的力量。
▲「陶作坊」42年的路繼續延伸、讓茶文化在日常生活中持續綻放的力量。一起攜手行出「人 茶 器」新五感生活體驗與生態系,讓台灣與華人的茶文化再躍升。(圖/陶作坊提供)
延伸關注〡陶作坊 DREAM PLAZA全新體驗店 7/25開幕 進駐信義計畫區 〡人、茶、器與場景共融 打造五感體驗
所以希望消費者也在我們的粉專和相關平台上留言,關心陶作坊的朋友,不管你是曾用過或沒用過的,有聽過或沒聽過的,在這時刻,我們非常珍惜這樣的機會與消費者溝通和傾聽你的想法,我們也將盡其所能回覆你們想知道與關心的事。
品牌再造的過程有你有我,支持的過程,有關心、有愛、有光,我們持續前行,一起攜手行出「人 茶 器」新五感生活體驗與生態系,讓台灣與華人的茶文化再躍升。
林榮國 |「以器皿形塑生活美學」以器引茶的陶藝生活倡議家
現任:勤貿實業股份有限公司創辦人/董事長,
旗下品牌:陶作坊、Aurli奧利
學歷: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系(主修工業設計與陶瓷) 、台大管理學院EMBA
榮耀:2016年獲百大經理人獎,公司曾獲國家磐石獎與產業創新獎
蓄積逾40年創意能量 堪稱「器具界的台積電」
獨家老岩泥 創造在地印記 展現器具的親土與美感
「陶作坊」創辦人林榮國董事長從整合研發、設計、生產、銷售通路於一身,始於年輕人對社會的觀察、關心及一點志氣,「要改善人們生活品質,需從鍋碗瓢盆做起」。從創辦人林榮國打造製作的第一把小壺開始,投入陶瓷茶器具開發超過四十年,迄今已成為知名的專業茶器具創作品牌,更是茶文化體驗的領航者。
42年來,「陶作坊」源自台灣的品牌,在兩岸三地的華人圈有深刻的人文價值,陶藝家出身的創辦人林榮國有職人的研發精神與使命,和擅長運用地方的土配上釉藥,創造在地印記,獨家老岩泥,呈現在壺與杯,展現器具的親土與美感,深受消費者歡迎,一路走來有很多死忠的客戶緊緊相隨。40幾年來創作具藝術及實用性的一系列作品,希望以藝術為本質的理念,結合專業的技術,將陶藝的創意及表現技法,運用在每一件自創的茶器具上.。作品行銷於台灣各大百貨公司,知名茶藝館,茶莊, 同時外銷至新加坡, 日本, 韓國, 香港, 美國, 馬來西亞, 加拿大及中國大陸等地。從起初的茶藝館通路走向百貨與獨立門市,全盛時期全球70幾個直營通路,上百個據點,旗下300多位員工,陶作坊一步一腳印,早在曾經眾人喊出經營文創品牌之際,他們就已做到文創產業的規模。
上海世博台灣館 一「泡」而紅 Tea Party 展現茶人文化體驗
2010年上海世博會台灣館,一走進希望之樹,入口處就有「陶作坊」負責奉茶服務,展期間每天奉茶4000杯,半年180天展期總共泡了80萬杯,每一杯都是現泡,這個台灣茶文化的貼心服務,創造極大回響,也是東方茶文化雅緻美感推向國際舞台的信心加添。尤其是陶作坊獨創的「Tea Party」活動更結合了空間、器具、茶道、表演、時尚、音樂等多樣設計,要帶給茶人最完整的文化體驗,也獲得iF、台灣文創精品等多項大獎肯定。
從總統府、故宮博物院、台積電、慈濟、福壽山等企業界與非營利組織和懂得品味的生活家與收藏者,送禮自用和聯名合作的指定品牌,堪稱「器具界的台積電」。
這十年來中國市場的變化和疫情衝擊,讓「陶作坊」幾度組織瘦身調整,力求站穩腳步,在時代洪流與AI浪潮中,希望持續變轉新,讓有溫度的產品與生活家的態度依然站立,堅持走出一條品牌再生之路,這一刻的經歷,與《台灣公益新聞網》閱聽者共享,蛻變與傳揚「以器引茶,合器生好茶」的新動能與永續價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