台灣美麗夷洲協會榮獲農業部「社區林業」績優社區 3/12將參加林保署宜蘭分署頒獎

記者 / 王麗美 台北報導

台灣美麗夷洲協會長期推動在地蝴蝶生態,過去陸續執行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宜蘭分署(以前的林務局羅東林區管理處)承辦「初階型」、「進階型」的社區林業計畫,110年-112年以自辦計畫的方式進行永續社區生態,113年提出「品蝶閱林」計畫,114年則持續113年計畫提出「森態足跡」計畫,以踏查探索四分尾山社區生態及以蝴蝶生態計畫的主軸,營造多層次生態生活空間。

同時,也將建立生態認養家庭群落、結合其他環境友善團體共創生態、擴大招納學員及家庭組成認養家庭,認養生態園區內之多樣性的各別項目,全年進行深度生態營造及維護工作,強化學員家庭與本會及社區之融合發展。透過設計親子交流學習課程搭建親子互動平台。幫助學員具備完整認識生態活動與習性,養成生物學的基本常識,進而扎下對土地與生物情感的認知,對土地價值與使用,有更前瞻且遠大的擘畫基礎。



台灣美麗夷洲協會也榮獲今年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宜蘭分署「社區林業」績優社區,並將在3月12日參加林保署宜蘭分署頒獎典禮。

▲推動四分尾山社區蝴蝶生態,台灣美麗夷洲協會帶領秀峰國小師生一起踩踏營造梯田,營造品蝶閱林的蝴蝶棲息地。(照片 / 黃炎琦)

林保署也特別表示,今年農業部林保署也特別邀請全國民眾一起參與「織一片生態綠網」活動,特別提供93種10萬餘株臺灣原生樹種苗木,於林業保育署及全臺各地區分署、航遙測分署、林鐵文資處共154場次贈苗活動中推廣發送,歡迎民眾透過植樹共同參與建構國土生態綠色網絡,營造臺灣生態廊道。今年贈苗最早場次將於3月1日登場,有民眾喜愛的山黃梔、桃金孃、石斑木類及杜鵑類等,各地區贈苗樹種多元。苗木為臺灣原生種,且配合不同區域提供地區特色樹種,如新竹分署提供萊特氏越橘、野牡丹、蛇莓;臺中分署提供土肉桂、臺灣百合、天仙果、苗栗紫金牛、狗花椒;嘉義分署提供小葉赤楠、阿里山十大功勞、蘄艾、日本女貞;屏東分署提供枯里珍、金門赤楠、黃荊、蘭嶼柿;臺東分署提供兔腳蕨、越橘葉蔓榕、永康山茶、黃荊;花蓮分署提供山櫻花等,所有苗木皆以環保材質包裹土球,請領苗民眾自備環保袋或容器盛裝。

4 4 9 3 2 6
Total views : 1471259
Your IP Address : 216.73.216.19